想一想,你上一次对亲人说“谢谢”是几时?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是“太久了,记不得了。
“日行一善”促进委员会去年底对1000个人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,超过一半受调查者承认不常与亲人相互关爱,有些甚至不感觉家里有关爱之情。
因此,今年的“新加坡行善周”(Singapore Kindness Week)的标语是“仁爱之心,始于家庭”,主办当局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,鼓励人们从对亲人表现关爱开始,进而对周遭其他人发挥善心,使新加坡成为更优雅的社会。。。。。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亲爱的的同学们:
1)你们读了这篇文章,有什么看法呢?
2)报道说我们很少关心身边的亲人,你同意吗?你自己也是这样吗?为什么?
3)有人说青少年认为朋友比家人更重要,你觉得是这样的吗?
4)新加坡人为海啸、为慈善团体积极捐款,他们是真的比以前更有爱心吗?
5)你觉得你自己有爱心吗?
1 条评论:
我想我也是其中一个很少关心身边亲人的“罪人”。与其说不关心,倒不如说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。因为是家人,所以很多事都是理所当然,很多时候都少了一份对朋友同学的耐心、宽容和谅解。
还记得有一回,全家人一起看肾脏基金筹款(NKF)节目。当时的病患,让我们都流下眼泪。虽然我知道父母的眼眶红了,却不说什么,好像大家都很有默契地不过问彼此的情绪。父母都习惯了在我的面前扮演坚强的角色,为的不让我太过担心。
有时候想想,父母真的很伟大。他们可以因为我的工作忙碌而什么事都配合我的时间。有时候,真的以为他们这样做是应该的。可是,工作真的那么重要吗?工作失去了,可以重找;亲人失去了,能再找回来吗?
即使现在,我还是很少对他们说“谢谢“等。我完全继承了他们的沉默和内敛。然而,我还是在经济独立后,开始特别庆祝一些日子如:父母的生日、父亲节、母亲节等。弟弟成家后,有了两个小侄儿,更为家庭增添了不少温暖。
就拿最近的事,我好不容易,才可以在上星期让十年不做眼镜的父母再次踏进眼镜店,做副新眼镜,表达我一些孝心。
如果谈到对他人的爱心,我可从来不吝啬。只要是什么筹款活动,不管是以前或现在,我都会乐意帮忙。可是很容易感动的,往往可以为一个画面掉下眼泪。这样感情丰富的我,更容易爱心泛滥。
现在的新加坡人,可能是因为媒体的发达,所以更快地接触国内外的新闻,再加上地球村的世界观念,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。今天,我帮你,也许明天我需要你的帮忙的可能性是越来越大。因此,碰到需要帮助的时候,都不会退缩。
我知道如果我若突然离开这个世界,我的爱会遗留人间。
发表评论